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12年元旦,《申报》刊登了这样一条庆贺标语:“中华民民万岁”。《申报》把“国...

1912年元旦,《申报》刊登了这样一条庆贺标语:“中华民民万岁”。《申报》把“国”字改写“民”为主要是为了体现

A. “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B. 民国建立,封建制度终结

C. 中华民国主权在民的思想 D. 人民仍处在专制统治之下

 

C 【解析】 依据题干“中华民民万岁”、《申报》把“国”字改写“民”,反映了人民在国家的地位的重要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结合课本所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C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在这三个历史环节中促使中国社会向近代变革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B. 二次革命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C.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查看答案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归纳和总结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果为下列四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正确的应是

A. 抵抗侵略 B. 祖国统一 C. 民族团结 D. 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材料二  西方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材料三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材料一中所述的史实与什么运动有关?该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有何具体行为?

(3)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