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A 【解析】 依据题干的“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表明商鞅变法注重法治;题干的“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表明商鞅变法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推行县制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推动民族交融与商鞅变法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材料二  西方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材料三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材料一中所述的史实与什么运动有关?该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有何具体行为?

(3)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既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斗争和探索的历史。

材料一: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

中国近代第一个官办钢铁企业汉阳铁厂1890年

材料二: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材料三: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其主观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这是在中国发生的哪个运动中颁布的法令?

(3)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是哪一政党提出的?

(4)上述材料中提到的这些举措或政治纲领都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到1911年,面对列强的一次又一次侵略,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但依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2)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什么?该条约是与哪个国家签订的?

(3)在已经学习过的中国近代史中,列强曾几次攻占首都北京?分别是什么战争?

(4)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冲击最为严重的条约是什么?是与哪个国家签订的?

(5)哪个条约的哪一款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6)在近代中国,都涌现出了哪些民族英雄?选择一人介绍他的事迹,并写出我们要学习他的哪些精神?

(7)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

A. 尊孔复古的逆流

B. 资产阶级的统治

C. 文言文的表达形式

D. 封建儒家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