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以下对科举制产生、发展、废止的脉络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立于秦朝,完善...

以下对科举制产生、发展、废止的脉络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立于秦朝,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戊戌变法期间

B. 创立于汉代,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C. 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D. 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宋元,废除于新中国成立后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发展过程。隋文帝时就开始有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建立。到了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但到了明朝,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采取八股取士的制度,选拔出的人不讲求实际学问,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到了清末,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1905年,清政府被迫取消持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唐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全景。下列诗句中反映安史之乱的是(  )

A.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有5280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只有1690多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 修建大运河 B. 隋末农民起义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义

 

查看答案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

B.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查看答案

唐朝的骆宾王曾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撤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却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这说明武则天(  )

A.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B. 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C.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D.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

唐朝的对外交流中佛教僧侣的活动引人注目,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请问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学习了外国文化回到大唐

B. 都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C. 都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往

D. 都有利于日本学习中国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