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有5280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

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有5280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只有1690多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 修建大运河 B. 隋末农民起义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义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天宝”,联系所学可知这是唐朝时期,A项和B项指的是隋朝时期,故排除。D项黄巢起义的时间是878年至884年,时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安史之乱是发生在755年至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

B.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查看答案

唐朝的骆宾王曾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撤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却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这说明武则天(  )

A.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B. 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C.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D.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

唐朝的对外交流中佛教僧侣的活动引人注目,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请问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学习了外国文化回到大唐

B. 都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C. 都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往

D. 都有利于日本学习中国文化

 

查看答案

“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畀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通过条约形式确认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线的两个政权是(  )

A. 北宋与西夏 B. 北宋与辽 C. 南宋与辽 D. 南宋与金

 

查看答案

南宋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适指(  )

A. 匈奴 B. 女真 C. 契丹 D. 党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