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多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三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多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三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请仔细观察,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二: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反映的是一战前剑拔弩张的气氛,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

(2)材料一中图2反映了二战前法西斯反动势力的猖獗,形成了什么集团?

(3)材料一中图3反映了怎样的世界形势?

(4)材料二中“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2)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 (3)冷战或两极格局、华约北约对峙; (4)多极化; (5)致力于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加强国际合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互相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叫轴心国集团。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称霸的野心日益膨胀,又不得不正式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提出了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美国一方成立了北约。苏联采取措施,成立了华约,两极格局形成。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5)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中国致力于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加强国际合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三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文献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1911年的闪电“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始长征的原因。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依据材料三,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镇江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以“忆沉沦、探复兴”为主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请你参与进来。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机经过了走西方的路、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已的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们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中的A、C、D三次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进步人士为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而发起的两次运动,这两次运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一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古今中外许多改革的事例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二  下表是(苏俄)1921年—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

 

 

材料三  1874年-189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2.1%,同时期的英国为1.7%,法国为2.1%,德国为3.5%,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

(1)为变法图强,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领导了什么运动?此运动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2)苏俄1921年——1925年粮食产量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国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回答: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日本历史上哪一事件的开展有关?根据材料归纳日本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和资产阶级现代化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请探究,改革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至少两点)

 

 

查看答案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九国公约》签订于1922年

C.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的浩劫

D.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查看答案

下面是美国福特汽车零部件的产地分布表,从中可以看出

 

美国

比利时

奥地利

挪威

日本

韩国

……

阀门

制动器

加热器

排气机

油泵

弹簧

……

 

 

A. 福特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已处于不利地位

B. 福特公司的全球采购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C. 美国已经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潮流

D.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