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三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文献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1911年的闪电“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始长征的原因。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依据材料三,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两只“小鸡”是:人民军队(或工农革命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或农村革命根据地,或革命根据地) (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精神:(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想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甘共苦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等。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人民群众的支持等。(任意两点)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1901年,英、法、美等八个国家对中国发动了侵略者战争。史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举行了南昌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端,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受挫后,毛泽东正确分析我国的国情,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改向农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两只“小鸡”是指人民军队的创建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上指挥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根据材料“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的精神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想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甘共苦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等。由于有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以及取得了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长征取得了胜利。最后一小问要求答出两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镇江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以“忆沉沦、探复兴”为主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请你参与进来。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机经过了走西方的路、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已的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们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中的A、C、D三次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进步人士为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而发起的两次运动,这两次运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一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古今中外许多改革的事例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二  下表是(苏俄)1921年—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

 

 

材料三  1874年-189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2.1%,同时期的英国为1.7%,法国为2.1%,德国为3.5%,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

(1)为变法图强,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领导了什么运动?此运动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2)苏俄1921年——1925年粮食产量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国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回答: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日本历史上哪一事件的开展有关?根据材料归纳日本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和资产阶级现代化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请探究,改革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至少两点)

 

 

查看答案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九国公约》签订于1922年

C.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的浩劫

D.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查看答案

下面是美国福特汽车零部件的产地分布表,从中可以看出

 

美国

比利时

奥地利

挪威

日本

韩国

……

阀门

制动器

加热器

排气机

油泵

弹簧

……

 

 

A. 福特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已处于不利地位

B. 福特公司的全球采购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C. 美国已经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潮流

D.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1991年岁末,莫斯科风雪弥漫,克里姆林宫屋顶上已不见印有锤子和镰刀的鲜艳红旗。”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宪章运动失败

B. 巴黎公社失败

C. 苏联解体

D.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