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下列关于这一法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一法典产生于两河流域

②用象形文字记载

③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④“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出自于这一法典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汉谟拉比法典》,就是用这种文字书写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出自于《汉谟拉比法典》这一法典。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上面时间轴中,启蒙运动推动下出现的社会变革是什么?社会主义在A处由空想发展到科学,这一科学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社会主义运动从理想变为现实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突破中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第二次突破是通过哪些历史事件实现的?第三次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是指哪次历史事件?(对应材料一中的字母写出事件名称。)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概括指出思想解放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2)引起材料二中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请你就其中的一种观点说出两点理由。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是为政以德和虚心纳谏。

 

 

 

查看答案

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天空中终于有了属于中国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如下图是C919主要供应商示意图,它反映了当今世界(  )

A. 贸易保护主义不复存在

B. 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 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