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選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教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途径。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什么?材料一中的“(两种)不同途径”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辛亥革命……为(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2132年”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利用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的理由?

材料三:“我翻开历史查…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千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

材料四: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材料五:“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所谓“八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

(3)材料三、四、五分别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

 

 

(1)清政府腐败无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是资本主义的对手;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资产阶级改革、资产阶级革命。 (2)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材料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材料四: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材料五: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当时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材料一中的“(两种)不同途径”指的是资产阶级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救亡图存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旨在推翻清政府的资产阶级革命。 (2)根据材料二“辛亥革命……为(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132年”前的历史事件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而可以说“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 (3)根据材料三“我翻开历史查…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根据材料四“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根据材料五“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所谓‘八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五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因此材料三、四、五分别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分别是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化的最初的一步,荚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2)结合所学指出清廷咸同年间(1851-1875年)多“病”缠身的内、外主要原因是什么?清廷“服若干剂”“洋务清火汤”“未见转机”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3)依据材料三说出洋务运动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是(    )

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

C. 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

D. 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如下图这张照片可以用来研究(  )

A. 毛泽东“进京赶考”,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B. 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C. 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D. 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查看答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近代史上,日本割占中国宝岛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半个世纪”是指

A. 1894-1944年

B. 1895-1945年

C. 1896-1946年

D. 1899-1949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