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假如穿过时光隧道,来到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下面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民主政...

假如穿过时光隧道,来到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下面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B.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 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    D. 屋大维执政

 

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是西方民主的摇篮。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围绕以下两幅图片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能体现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字数80﹣12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9年,明治天皇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政府还致力于废除不平等条约,经过多年外交努力,到1911年完全废除了治外法权,取消了外国人居留权恢复了关税自主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上,议定中的《凡尔赛条约》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了日但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美、英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中日两国在会外达成协议,基本上恢复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

材料三 战败后的日本,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是,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当时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发展本国经济。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1)读材料一,最先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是哪个国家?为了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

(2)材料二中,在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问题上,美、英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读材料三,举例说明“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当时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唱道:“伟大俄罗斯,永久的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

材料三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

(1)读材料一,表格中的A、B处应该填什么?

(2)读材料二,“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列宁有哪些主要贡献?

(3)读材料三,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从沙俄与前苏联的历史变迁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材料二: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以勿忘国耻,纪念死伤将士。

材料三: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形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上述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紧密、最健全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强烈冲击。

(1)材料一中,使“欧洲奔向奴役和毁灭”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

(2)材料二中,奥巴马设立的“纪念日”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试举出合作的相关史实。

(3)读材料三,法、德等国为什么要成立欧共体?它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4)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1)材料中鲁滨逊的经历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哪些重大历史现象?

(2)任选一个历史现象,简述其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