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材料二: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以勿忘国耻,纪念死伤将士。

材料三: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形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上述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紧密、最健全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强烈冲击。

(1)材料一中,使“欧洲奔向奴役和毁灭”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

(2)材料二中,奥巴马设立的“纪念日”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试举出合作的相关史实。

(3)读材料三,法、德等国为什么要成立欧共体?它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4)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沉重打击了欧洲各主要国家,严重削弱了欧洲的整体实力,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霸主地位逐渐旁落。 (2)日本偷袭珍珠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3)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走联合自强的道路;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言之有理即可。如:战争带来灾难;团结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1916年”“《战时日记》”,结合所学可知,“战时”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成为主要战场,沉重打击了欧洲,使之“奔向奴役和毁灭”;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沉重打击了欧洲各主要国家,严重削弱了欧洲的整体实力,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霸主地位逐渐旁落。 (2)依据材料二“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给美国海军基地重创;结合所学可知,战火扩大到最大规模后,反法西斯国家走向了联合,1942年1月,26国华盛顿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正式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遭到重创,美国为了对付苏联称霸世界,实施了“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并控制欧洲,一直以来欧洲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求生存,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走联合自强的道路,法德等国成立了欧共体;结合所学可知,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依据材料一“战争”、材料二“勿忘国耻”、材料三“经济合作”,结合所学我们得到的启示有:战争带来灾难;团结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1)材料中鲁滨逊的经历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哪些重大历史现象?

(2)任选一个历史现象,简述其影响。

 

查看答案

现代人习惯空闲时通过QQ与朋友聊天,在淘宝上购买购买漂亮的服饰,通过朋友圈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得以实现依赖于(  )

A. 互联网的发展 B. 妇女地位的提高

C. 社会平均收入的增加 D. 大众教育的普及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联合国成员国(  )

A.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查看答案

2017年6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发展经济,宣布退出保护全球气候的《巴黎协定》。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写道: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

A.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B. 人类的生态环境

C. 大自然的开发

D. 各国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张看不见的铁幕阻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

A.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B.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 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D. 日本的崛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