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国家没有割占中国这么多的土地,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诗中的“强盗”指

A. 俄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美国军队    D. 日本军队

 

查看答案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 广州

B. 台湾

C. 香港岛

D. 辽东半岛

 

查看答案

有一历史小说这样描述道:“……消息传到伦敦,狂热的侵华分子极力鼓吹对中国进行战争,宣称对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他一顿,然后再作解释。随后,英国议会向中国派遣东方远征军,发动了对华战争……”。材料中的“消息”应当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虎门销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和约”和“公约”分别指什么?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并结合所学知识,回谷问题。

    材料一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晨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粮食供应困唯,苏联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你为“斯大林式”,据苏联官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地,大力加强国家寻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包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简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2分)你谈谈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同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