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的“一道闪电划过”、1921年,“中国迎来曙光”的分别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的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分别取得哪两个著名战役的胜利?

(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阅读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事件:《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3)渡江战役;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4)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发动统治,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最终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所以中国社会依旧黑暗。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曙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最终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1940年8月,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发动了百团大战,在华北两千多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根据材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是渡江战役的场景。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民族团结带来复兴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四例)

材料二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2)材料二中,“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

材料三  百年求新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

(4)材料三中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分别做了怎样的探索?

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5)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发起什么运动?

(6)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查看答案

1948年底,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地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下图)。依据其行程判断,他参加了

A. 北伐战争    B. 百团大战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毛泽东比喻说“蒋介石把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中间力量弱,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为此中共做出的战略部署是

A.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

B. 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粉碎敌人进攻

C. 粉碎蒋介石发动的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

D.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查看答案

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共产党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  )

A. 《甲午风云》

B. 《西安事变》

C. 《鸦片战争》

D. 《重庆谈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