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A. 人民公社 B. 庄园 C. 手工工场...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A. 人民公社    B. 庄园    C. 手工工场    D. 大种植园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它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哲。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A. 古代印度河流城    B. 古代两河流域

C. 封建社会的日本    D. 中世纪的欧洲

 

查看答案

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寻访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应是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希脂

C. 古代罗马

D. 古巴比伦

 

查看答案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 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儒略历,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 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帕特农神庙,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查看答案

多年来,经济全球化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对它的分析和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大机器工业经济建立之前,是否存在真正的全球化现象呢?只有大机器生产使所有国家和个人都被纳入到一个世界体系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可以凌驾于这一体系之上,所以也有人把大工业的出现看作是世界历史的开端,同时也作为全球化的开端。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则材料关于“世界历史”的开端的观点有何不同?

(材料三)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球化的最主要动力是什么?

(材料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3)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4)材料五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1)领导我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一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写两个)?

(材料二) 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世界史》

(2)为解决材料二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1921年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后来,苏联领导人又采用什么建设模式为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摘编自《世界史》

(3)材料三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4)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