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42 年,中英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1842 年,中英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A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识记。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他”是(   )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严复

 

查看答案

科技创新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 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

——摘编自霍伊斯、弗伯斯《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1900 年。电力工业开始成为美国现代体系中的重要部门。1910 年,美国电话增加到700万台,出现了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发展到电子管时代。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最早的电影院。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材料三  今天,网络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交流空间,人们能够在瞬间弄清楚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哪里,自己生产的东西哪里有需求。一个地球村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空前密切。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找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持续的技术创新使英国的社会生产进入了什么时代?这一时代,英国的史蒂芬孙在交通工具方面有什么重要发明? 

(2)据材料二,1900年前后美国的工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动力?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什么新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个发明与创造成就突出的美国科学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网络计算机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4)综合本题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查看答案

正确处理民族、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和平稳定。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寻找同盟)是国际关系中常见的力量整合方式。下图所反映的两种局面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2)(建立组织)是当今世界协调利益、化解分歧的重要方式。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国际组织的名称。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历时四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1)材料反映的是世界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大战中“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的是什么战役?

材料二: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战争,参战人员1.1亿,双方死伤0.9亿,直接经济损失40000多亿美元。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46年工业品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介绍的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为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此战争结束后,建立了什么国际组织?

材料三:马歇尔计划实施后,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9%,日本占53%。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德国经济恢复并迅速增长共同的外部原因是什么?材料反映上世纪90年代日本、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读完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的感悟。

 

查看答案

(変法浪潮: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材料一  19世纪5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世纪

企业数(个)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187

42000

51937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1)请概括材料一中的历史信息。哪次改革推动了以上现象的出现?

材料二  到1921 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 “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

——列宁

(2)材料二中“冲击的办法已经失败了”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分析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美、德、法、英大量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材料三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哪一重大事件?针对这一事件,美国采取了什么应对政策?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