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正确处理民族、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和平稳定。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

正确处理民族、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和平稳定。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寻找同盟)是国际关系中常见的力量整合方式。下图所反映的两种局面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2)(建立组织)是当今世界协调利益、化解分歧的重要方式。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国际组织的名称。

 

(1)图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出现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图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二战后强大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美国实现野心的障碍,为了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出台冷战政策,在军事上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面对每的冷战攻势,为了对抗北约,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2)①联合国;②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1)依据图二“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可知,此图反映的一战前夕,结合课本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出现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英法俄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逐渐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对立集团;从图三“北约和华约”可知,此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的冷战。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49年,美国主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年,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标志着两大军事对立集团形成。 (2)依据课本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①是联合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世界贸易组织的总部设于瑞士的日内瓦。②是世界贸易组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历时四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1)材料反映的是世界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大战中“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的是什么战役?

材料二: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战争,参战人员1.1亿,双方死伤0.9亿,直接经济损失40000多亿美元。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46年工业品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介绍的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为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此战争结束后,建立了什么国际组织?

材料三:马歇尔计划实施后,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9%,日本占53%。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德国经济恢复并迅速增长共同的外部原因是什么?材料反映上世纪90年代日本、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读完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的感悟。

 

查看答案

(変法浪潮: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材料一  19世纪5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世纪

企业数(个)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187

42000

51937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1)请概括材料一中的历史信息。哪次改革推动了以上现象的出现?

材料二  到1921 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 “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

——列宁

(2)材料二中“冲击的办法已经失败了”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分析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美、德、法、英大量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材料三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哪一重大事件?针对这一事件,美国采取了什么应对政策?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回顾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美国独立以后,领土迅速扩张,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同时,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制度水火不容。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的联邦制国家,由6个共和国组成。1974年,南斯拉夫颁布新宪法,错误地扩大了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权力,导致中央权力萎缩,为地方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的盛行创造了条件。20世纪80年代,南斯拉夫社会问题频发,民族矛盾激化,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局面。1989年底,……宣布在国内实行多党制,引起社会强烈震荡。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说明当时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此,俄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举措?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两种制度水火不容”,其矛盾的焦点是什么?由此引发了哪场战争?战争的结果对美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南斯拉夫错误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4)综上所述及结合所学知识,在主要矛盾的认识方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

下表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揭示历史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巴黎和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世界经济大危机——新经济政策    D. 《联合国家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