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 材料一:14—17 世纪...

    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

材料一:14—17 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48 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等

材料三: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 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及其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两个德国人”是谁?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列举这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史实(任举一例)。

(4)材料三中“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1)名称:文艺复兴;历史意义: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任答一点即可) (2)马克思、恩格斯。 (3)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史实:巴黎公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其它与社会主义国家相关的史实均可)(任答一点即可) (4)趋势和方向: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或发展资本主义。 (5)思想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进步。(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内容“14-17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可知,欧洲这场“思想文化运动”指的是文艺复兴;根据“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可知,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是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2)根据材料内容“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可知,材料二中的“两个德国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是史实包括:巴黎公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4)根据“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可知,材料三中“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思想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思想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进步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 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17世纪,一批英国人开始了在北美的移民生活。18世纪中期,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在北美开始形成。18世纪中后期,一个崭新的国度诞生。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责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融合的手段”及“崭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图一画的是一位英国殖民者骑在一匹名为“美利坚”的烈马上。但是,烈马为什么要将骑在它身上的英国殖民者掀翻在地呢?图二反映的是北美人民签署某一文献的情景,该文献的名称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进行暴力革命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和专制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 ,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1)材料一的“这场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为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联邦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的改革是指的俄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为什么说这次改革使“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3)为了实现材料三中所说的“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人日本”,日本在社会生活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美国、俄国和日本分别通过什么方式解决了19世纪中期面临的危机?

 

查看答案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改正。

(1)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圣马丁和章西女王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

改正:

(2)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改正:

(3)1922年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    )

改正:

(4)为改变苏联落后的工业面貌,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

改正:

 

查看答案

    反思战争,珍爱和平。

(1)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                            东征,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2)公元前3世纪,罗马灭掉                                   ,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3)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                                  帝国最终灭亡。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查看答案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1)1687年,牛顿出版了《                                       》,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1825年,                            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3)1913年,美国企业家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4)1867年,瑞典化学家                                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