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14年,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我们应向拿破仑致谢,但...

1814年,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我们应向拿破仑致谢,但是看到法国人离开时还是有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是因为拿破仑

A. 令欧洲走向统一,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拥护与爱戴

B. 维护了意大利的和平,又主动归还了意大利的领土

C. 打击了意大利的封建势力,但同时又破坏了意大利的国家独立

D. 最终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令各国迎来了胜利的喜悦

 

C 【解析】 依据题干“我这样说是痛苦的,……我们应向拿破仑致谢,但是看到法国人离开时还是有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之后,开始了对外战争,前期的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播到欧洲其他地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后期的战争侵略了别的国家,给别国打来了灾难,由此可知,题干描述的内容是打击了意大利的封建势力,但同时又破坏了意大利的国家独立,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说法均不正确,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与《人权宣言》相关的历史信息是

A. 美国;大陆会议;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B. 法国;巴士底狱;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C. 英国;光荣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D.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查看答案

英国宪法权威白芝浩特称:“假如上、下两院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说明英国

A. 民众可以直接处死女王本人

B. 女王“统而不治”

C. 女王已经没有任何权力

D. 女王拥有最高司法权

 

查看答案

以下时间轴中①对应的史实是

《权利法案》    B 光荣革命    C 《人权宣言》  D  《独立宣言》

 

查看答案

1562年英国的约翰·霍金斯爵士从塞拉利昂(位于西非大西洋沿岸)装运奴隶,在海地(属拉丁美洲)换取兽皮和糖,在返航之后成为朴茨茅斯(位于英国东南部)最富裕的人。材料反映的是

A. 新航路开辟

B. “三角贸易”

C. 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

D. 美国内战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识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又是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单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中、俄、日三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俄两国社会改革内容的主要特点。

(3)依据材料一、三,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

(5)上述改革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