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打到列强除军阀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反映的是1934年到1936年的长征;打到列强、除军阀反映的是1926年到1927年的北伐战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1949年的渡江战役;“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④②①③。ABC排列顺序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工业

C. 筹建新式陆海军

D. 派遣留学生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 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查看答案

1842年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1851年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6月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取得大捷。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 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B. 中国人民探索史

C.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 西方侵华史

 

查看答案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了国民党“一大”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冀教版八年级教材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国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村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牵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四  2015年1月7日,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马英九,成为建国以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谈,媒体称习马会有望促成第三次国共合作。

——人民日报社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