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片中的历史) (1)图1是五四运动中...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片中的历史)

(1)图1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图2是中共“一大”的会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写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

材料二.(数轴中的历史)

(2)(国民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建______(军事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是______。

材料三: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撤退……

(3)材料三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行军”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行军”途中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材料四: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的矛盾不断浮出水面。虽然中国外交部不断强调两国有必要增进战略互信,正视对方的发展机遇,视对方为发展伙伴,但是就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等问题,中日仍然争锋相对。

——摘自《中国崛起策》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如何使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921年7月 (2)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百团大战。 (3)红军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不怕艰难困苦等 (4)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等问题。 认识:日本必须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应正视历史,诚心悔过,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国应勿忘国耻,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加强两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合作;坚决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随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的图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作为一战战胜国的中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是这些正义要求遭到了拒绝。1919年5月4日,消息传到国内,五四运动爆发了。因此,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第二问,依据材料一的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首次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孙中山在广州附近的黄埔鸟创办了黄埔军校。第二问,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发动了“百团大战”。它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所以,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是百团大战。 (3)依据材料三信息“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撤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军”指的是红军长征,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三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长征途中,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称为“长征精神”,主要有不怕艰难困苦,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第一问,依据材料四信息“但是就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等问题,中日仍然争锋相对”可知,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等问题。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要想使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认识:日本必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信守和平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中国应勿忘国耻,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随时警惕日本就更重要的复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查看答案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查看答案

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查看答案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是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