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2)三民主义。(1分) (3)资产阶级维新派。(1分) (4)民主、科学(2分);不能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1分) 【解析】 试题 (1)结合图片内容及文字提示,可以判断图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图二代表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图三代表的事件是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图四代表的事件是1916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2)结合图片中的人物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他在进行革命实践的过程中,1915年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了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在《民报》的创刊词中,他把这十六个字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结合康有为的主张可以知道他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能够实现君主立宪,这代表了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要求。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他们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 (4)结合材料三的出处可知这知陈独秀提出的“德、赛先生”是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民主和科学”,以他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能够真正实现民主和共和。在这次运动中,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这是不可取的,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应该吸取其优秀的地方,去其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查看答案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查看答案

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查看答案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是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 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 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 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 电影《甲午风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