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如图所示几幅图片,该老师讲解的主题是 A. 毛泽东领导工农...

历史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如图所示几幅图片,该老师讲解的主题是

A. 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B. 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艰苦斗争

C. 中国工农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斗争

D. 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遵义、泸定桥、雪山、草地”,可知,与红军长征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转移路线:江西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强渡乌江—攻克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翻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呈起堕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7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选项D符合题意;秋收起义、井冈山的艰苦斗争是从1927年开始的,不符合题意;中国工农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斗争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的原因,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B.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查看答案

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A. 奖励发明    B. 废除八股    C. 精减机构    D. 裁汰冗员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近代化探索的一条艰辛之路,这四条探索的道路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下面哪个选项是他们的相同点

A. 都向西方学习

B. 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

C. 都在寻求变法维新

D. 都接受“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追寻共和足迹”,请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内容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武昌起义

A. ①④②③

B. ②④③①

C. ①④③②

D. 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