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C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三个条约的影响均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与形成有关,是不断加深的过程,C相符合题意;A项应与洋务运动有关,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经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一战后到建国前的一个曲折的过程,与题干不符;B项与新中国成立有关,中国不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到新中国成立前;D项应从1919年到1949年,与题干不符;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9月24日﹣经过近三个月的水下考古,中国的考古学家们在辽宁省大连庄河海域,发现了一艘沉船并确认是北洋水师沉舰一﹣“经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A. 甲午海战

B.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查看答案

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1)材料一中的“魏主”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2)材料二中“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3)以上材料反映的是“魏主”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例如,他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

材料二:韩非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对秦朝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材料三:墨子的思想体系有两大核心,一是“兼相爱,交相利”,即所谓①;二是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②。

(1)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最能体现材料一中“思辨色彩”的著作是什么?战国时期继承老子思想的是谁?

(2)材料二中韩非按照他的“法治思想”,想要建立怎样的统治?

(3)材料三中①和②的内容分别是什么?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什么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