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二:甲午战后,康有为等人起草了一份万人请愿书,尖锐地中明:“使(假使)前此而能变法,则可以无今日之祸,倘使今日而能变法,则可免将来之祸,若今犹不变,则他日之祸更有甚于今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磬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甲午战败”的“甲午”年是公历哪一年?材料一中“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指的是哪两次战争?“苛刻”条约是指什么条约?

(2)材料二中,起草“请愿书”的康有为是哪一政治派别的领袖人物?他在甲午战争之后领导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出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为抗击日军的侵略中国军民开辟了哪两方面的战场?

(4)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为什么要举行这个的纪念活动?

 

 

(1)1894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 (2)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发展农工商业。 (3)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4)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 “甲午”年是公历1894年,材料一中“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指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苛刻”条约是指《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依据材料二“使(假使)前此而能变法,则可以无今日之祸,倘使今日而能变法,则可免将来之祸,若今犹不变,则他日之祸更有甚于今者。”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起草“请愿书”的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人物,他在甲午战争之后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出了发展农工商业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史称南京大屠杀,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为抗击日军的侵略中国军民开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方面的战场。 (4)依据所学可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因为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国家举行这个的纪念活动是为了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一方面,“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涉“洋”事物增多;另一方面,革除“老爷”“大人”等前清官场的称呼……。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大大减少等。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A. 尊孔复古的潮流

B. 辛亥革命的影响

C. 崇洋风气的日盛

D. 闭关锁国的延续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

A. 平型关战役

B. 百团大战

C. 转战陕北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该周刊如此描述“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一一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这说明当时

A.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全面展开

B. 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纲领》

C.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是

A.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解放军发动战略大决战

 

查看答案

“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斗争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这幅照片应拍摄于(  )

A. 开遵义会议时    B. 红军到达陕北时

C. 去重庆谈判时    D. 政协会议召开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