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是

A.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解放军发动战略大决战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题目中提到的是战略反攻标志是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所以选择C项,AB是战略防御时期D是战略决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斗争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这幅照片应拍摄于(  )

A. 开遵义会议时    B. 红军到达陕北时

C. 去重庆谈判时    D. 政协会议召开时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新四军臂章再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目的历史.臂章中的时间转换为公元纪年,应该是

A. 1944年

B. 1945年

C. 1946年

D. 1947年

 

查看答案

台儿庄纪念馆中有这样两则资料: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胜利。”日本军方公认战役的失败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提出要“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促使国共“两党分裂”。这些资料说明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 国民党军队将士不惜牺牲

B. 后方同胞全力支援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八路军的支援配合

 

查看答案

对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评述正确的是

A. 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B. 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 标志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标志中国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查看答案

1933年,由红军学校与苏维埃大学军事政治部合并组成了苏区最高军事学府—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大命名的背景是

A. 红军长征取得了胜利

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日军侵华加深了民族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