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相继罢工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1)材料一所述的运动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哪一口号最能体现该运动的性质?根据所学回答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哪一地区?

(3)材料三中“中国工人”代表的是什么阶级的运动?这体现了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这场运动的性质?它是           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 (2)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上海 (3)无产阶级;爱国主义。 (4)性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1919年,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可知材料一所述的运动是五四运动。 (2)依据材料二的口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具有反帝性,内除国贼具有反封建性。“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都只具有反帝性;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3)依据材料三的“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相继罢工”可知材料三中“中国工人”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工人罢工,支援学生,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这样于国于民不利的人,留有何用?

——1936年,东北军爱国官兵

材料二: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听先生指挥

——周恩来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均与哪一事件有关?材料中的“他”“先生”均指谁?

(2)这两则材料反映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3)周恩来之所以有材料二的主张,主要是因为

A.中曰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4)如果你是当时的国民,你会赞同谁的主张,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变法之法,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政治主张,该派别进行了哪一重大行动?

(3)材料三是谁说的话?他发起了什么运动?怎样评价这次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查看答案

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

A. 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下边这幅漫画《磨好刀再杀》所反映的是蒋介石哪一政策( )

A. “攘外必先安内”    B. “不抵抗政策

C.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 “假和平,真内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