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这样于国于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这样于国于民不利的人,留有何用?

——1936年,东北军爱国官兵

材料二: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听先生指挥

——周恩来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均与哪一事件有关?材料中的“他”“先生”均指谁?

(2)这两则材料反映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3)周恩来之所以有材料二的主张,主要是因为

A.中曰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4)如果你是当时的国民,你会赞同谁的主张,为什么?

 

 

(1)西安事变。蒋介石。 (2)东北爱国官兵主张将蒋介石处死;中共代表周恩来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A. (3)赞同周恩来的主张。因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能促成统一战线建立,结束长期内战的形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有利于团结全民族力量,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1936年。”和材料二的“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听先生指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则材料均与西安事变有关。材料中的“他”“先生”均指蒋介石。 (2)材料一的“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这样于国于民不利的人,留有何用?”表明东北爱国官兵主张将蒋介石处死;材料二的“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听先生指挥”表明中共代表周恩来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的时候,日本已经占领东北三省,华北危急,中曰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所以周恩来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如果我是当时的国民,我会赞同周恩来的主张。因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能促成统一战线建立,结束长期内战的形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有利于团结全民族力量,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变法之法,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政治主张,该派别进行了哪一重大行动?

(3)材料三是谁说的话?他发起了什么运动?怎样评价这次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查看答案

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

A. 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下边这幅漫画《磨好刀再杀》所反映的是蒋介石哪一政策( )

A. “攘外必先安内”    B. “不抵抗政策

C.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 “假和平,真内战

 

查看答案

在一次专题学习中,某同学将该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地位概述为:她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她,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由此推测,文段中的“她”指的是

A. 长征的胜利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新中国成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