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60年代,俄国、美国和日本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向前迈出了重...

19世纪60年代,俄国、美国和日本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木战争暴露了农奴制俄罗斯的腐败和衰弱。俄罗斯好像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人人都感觉有一根神经破了,回到旧时代的道路已经封锁。“…人人都覚醒了,人人都开始思索,人人都充满着批判精神。

——《现代人》杂志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俄国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俄国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这场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北方人看不慣南方人,南方人看不惯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变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共处了。

(2)村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由此说出,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俄国多一位;年产铁83万吨(俄国处产35万吨),消耗现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

(3)材料三反映了1860年俄国和美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同?

材料四  1861以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179.2万人。这些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材料五  美国南北战争开始时,南方人口900万,其中黑奴占400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战争的—个重大转折,等于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这场战争,不仅使黑奴成为自由人,而且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4)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推进近代化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相同的条件?

材料六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同当时的大清一样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1853年,美国战规打开了日本的国们……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5)依据材料六指出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的“内忧外患”。日本通过哪一事件摆脱了民族危机?

(6)综上所述,依据俄美日的近代化历程,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

 

(1)依据材料信息“克里木战争暴露了农奴制俄罗斯的腐败和衰弱”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农奴制危机;依据材料信息“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可知,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 (2)依据材料信息“这场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共处了”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 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迫切需要废除奴隶制.南部种植园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奴隶劳动,反对废除奴隶制.南北双方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不可调和,引发美国南北战争.所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依据材料信息“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俄国多一位;年产铁83万吨(俄国处产35万吨),消耗现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可知,美国的现代化程度高。 (4)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推进近代化的方式分别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二者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5)19世纪中期,美国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改革,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6)开放性题目,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国家统一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前提。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克里木战争暴露了农奴制俄罗斯的腐败和衰弱”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农奴制危机;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可知,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这场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共处了”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迫切需要废除奴隶制.南部种植园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奴隶劳动,反对废除奴隶制.南北双方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不可调和,引发美国南北战争.所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依据材料信息“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俄国多一位;年产铁83万吨(俄国处产35万吨),消耗现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可知,美国的现代化程度高。 (4)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推进近代化的方式分别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南北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二者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5)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美国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改革,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6)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如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国家统一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前提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和发展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的判罪或控告,都是非法的。

——《权利法案》

(1)材料一中的文献其核心内容是什么?革命后创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材料二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2)材料二中的“我们”为追求自由平等进行了怎样的斗争?领导斗争的人物是谁?

材料三  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

——拿破仑

(3)材料三中说“戴着王冠”是指什么?他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4)试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船在生活中与人密切相关。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船)

材料一  下图是哥伦布航海之船,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革新之船)

材料二  下图是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号”新轮船。在此船之前,水面航行船只以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而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号”新轮船于1807年8月在哈得逊河试航,并取得成功。它是由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的。

(2)材料二中的蒸汽轮船是哪一事件在交通工具革新方面的成就?请写出此领域的另一项重要发明及发明者。分析这一事件为什么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政治原因?

(3)材料二涉及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18世纪五六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美国发明家福特利用电学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系列事物,世界由此进入电气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另一重大成就,引发了交通领域的变革。19世纪80年代,美国人本茨制造出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同时,现代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技术也有了重大突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炸药,法国人海厄特发明了人造纤维。

(1)错误:        改正:        .

(2)错误:        改正:        .

(3)错误:        改正:        .

(4)错误:        改正:        .

(5)错误:        改正:        .

 

 

查看答案

“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从这里航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以上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没有涉及的是

A. 促进了经济发展

B. 导致了社会分化

C. 破坏了生态环境

D. 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 缓和社会矛盾

B. 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 促进社会发展

D. 推动城市化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