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证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

历史证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 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二: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摘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四: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1)由谁发起的哪一事件推动了材料一中的“改变”的出现?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日本改革的名称是什么?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中的哪些内容?

(3)材料三中,列宁为了纠正错误实施了什么政策?

(4)材料四中“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改革) (2)明治维新;经济、军事、法制、教育 (3)新经济政策 (4)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应符合本国国情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由材料一“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可知1861年改革。1861年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近代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由材料二“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可知,这指的是明治维新。由材料二“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可知,这反映了明治维新在经济、军事、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可知,列宁为了纠正错误,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维埃俄国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4)由材料四“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可知,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其特点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本题是认识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应符合本国国情,适时调整、大胆创新,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道路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合作是现代社会倡导的基本理念,友善正当的合作能够实现双赢,促进发展。但不是所有的国际合作都能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笔,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1)材料一图一中这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导致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图二中结成军事同盟的是哪三国?

(2)材料二《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是哪一组织建立的标志?图三反应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广泛展开,你觉得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应该注意些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代表在和会上要求收回大战期间被日本侵占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和会竟不顾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

——岳麓版(九下)历史教科

(1)材料一中“和会”指的是哪次国际会议?“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引发的爱国运动是什么?

材料二 在这次会议上,“三巨头”讨论了建立维护和平安全的联合国组织……肢解德国的问题……以及对罗斯福来说及其关心的苏联参加远东战争对日宣战的时间问题。

——丁晓平《大国博弈》

(2)材料二中“这次会议”指什么会议?对二战的进程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正式展开。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宣告结束。( )

 

查看答案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

 

查看答案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