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其中齐秦楚晋等诸侯国名称的出现是源自于西周的是: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

D. 分封制

 

D 【解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而齐秦楚晋等诸侯国名称正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称。ABC和周无关,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A. 管仲改革

B. 吴起变法

C. 商鞅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查看答案

秦朝负责监察政府官员的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司隶校尉

 

查看答案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名家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查看答案

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饱饥懂……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架车),而将相或乘牛车。上(高祖)于是约法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上曰:“夫农,天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纪》

材料三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建立初期面临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是怎样造成的?

(2)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认识?由此采取的治国政策是什么?出现了什么局面?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指出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大一统是统治者巩固统治、维护安定的重要前题、更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材料四:“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2)料二中的“上”指哪一位皇帝?根材料据该皇帝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

(3)材料三中的诗句抒发了曹操的远大胞负和雄心壮志,请问,曹操当年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4)材料四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此事的发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5)维护国的统一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为维护祖国统一做些什么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