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中国古代史也是一部农业的发展史,农业发展推动着社会...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中国古代史也是一部农业的发展史,农业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主题探究。

(工具革新)

材料一 

 

 

(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出农业发展中重大革新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以农为本)

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2)面对汉初这种形势,汉高祖实行了什么政策?汉高祖时田赋十五税一是什么意思

(3)汉高祖以后的三位皇帝继续这种政策,后来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

(开发江南)

材料三:(西汉时)“楚越(南方地区)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4)对比材料三、材料四,反映了从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

东汉末年以来人口迁移示意图

(5)材料五反映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列举一项即可)

(总结传承)

(6)“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来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是哪本著作?作者是谁?

 

(1)春秋后期 (2)休养生息;农民把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作为田赋交给国家 (3)“文景之治” (4)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经济迅速发展。 (5)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优良的作物品种等。南方社会比较安定,战乱较少;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技术的改进;南北人民的共同劳动等。(列举一项即可) (6)《齐民要术》;贾思勰。 【解析】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技术,这一现象出现在春秋后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由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可知材料描绘了汉初经济的萧条。汉高祖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田赋十五税一就是农民要把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作为田赋交给国家。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他们提倡节俭,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4)依据材料三中“楚越(南方地区)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和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覆衣天下”,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经济迅速发展。 (5)依据材料五人口迁移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为躲避北方战乱,从东汉末开始,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还有: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 (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以上材料出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2)归纳出材料一、材料二中“商君”改革的两项主要措施?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商君”采取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效果。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3)材料三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三提到该事件中的哪一项措施被赞为“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家走向富强的共同途径。

 

查看答案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二: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因为)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为改变材料二中“天下战斗不休的局面”秦始皇采在地方上采取什么制度加强统治的?

材料三:“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3)汉武帝商讨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4)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建议,这个建议是什么?

(5)汉武帝除了在政治、思想上加强统一,还在经济上进行了改革,请列举一项主要措施并说明其效果?

 

 

查看答案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

(1)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商朝现存世界最重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改正:

(2)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改正:

(3)东汉华佗把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医德高尚被后世尊为“医圣”。

改正:

(4)南朝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改正: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先秦思想成就。

(1)儒家孔子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

(2)老子的思想学说集中于道家的经典《___________》;

(3)孔子的思想言论由其弟子整理成儒家经典《___________》;

(4)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的学派是:___________

(5)战国时期强调依法治国,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法家集大成者: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代的许多著名的战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提示信息归纳重要战役。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力量灭亡商朝的战役:___________

(2)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的战役:___________

(3)东汉末年,曹操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___________

(4)巧用火攻,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___________

(5)“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的战役: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