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7年l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

2017年l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2017年春季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讲话(摘录)

材料二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英国伦敦《泰晤士报》于1937年11月28日发表的社论

材料三  “这是一个主动进攻的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沉重的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

——摘录一位共和国元帅的回忆录

材料四  今年(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多地和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和各界人士纷纷举行纪念活动……。

——摘录《新华网》

(1)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提到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提到中国军队“十周之英勇抵抗”,指的是抗战初期的哪次会战?

(4)材料三中“这是一个主动进攻的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5)材料四中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设立国家公祭日有什么重要意义?

 

(1)九一八事变 (2)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不给分) (3)淞沪会战 (4)彭德怀 (5)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现实热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只要符合题意,具有正能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答到两个方面及以上就可给满分。比如①缅怀逝者,守望和平②是对受害者生命的尊重 ③有利于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④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⑤警示我们要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热爱和平⑥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等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 (2)由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战舰力量。”和所学知识知,材料一中提到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3)材料中“十周之英勇抵抗”说明抗日战争中的某次重要战役持续时间长达三个多月,这符合抗战中淞沪会战的时间特征,该次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速战速决的企图,对中国的长期持久抗战产生重要影响。故材料二中所提到中国军队“十周之英勇抵抗”,指的是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 (4)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领导人是彭德怀。 (5)本题答案不唯一,如: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法律形式固化历史;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历史;回击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的言行;表明中国人民反对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利于和平交流;推进人类和平事业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党的十九大擘[bò]画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新的奋斗征程。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明了方向。结合年代尺示意图,回答问题。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1927年

1935年

1945年

 

(1)根据关键词完成下列表格

关键词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生死攸关、转折点

会议名称

 

(2)抗战胜利的曙光,即将照耀中国大地,中国共产党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它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作为中学生的你,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邓小平在回忆某一历史事件时曾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 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据此分析此历史事件是

A.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淮海战役    D. 会师大西北

 

查看答案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北平和平解放    D. 开国大典

 

查看答案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 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其中“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中法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查看答案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

C. 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经济负担

D.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