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 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 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其中“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中法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1840年开始的英国发起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此次战争中列强并未侵入北京,与圆明园的劫难无关,故A错误;中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此次战争中列强并未攻入北京,与圆明园的劫难无关,故B错误; 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开始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此次战争中列强并未攻入北京,与圆明园的劫难无关,故C错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野蛮的洗劫并焚烧了圆明园,是题中所说的圆明园除八国联军侵华的另一次劫难。故D正确。故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

C. 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经济负担

D.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查看答案

图片能反映时代的变化特征,图1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A. 新中国成立后

B. 新文化运动后

C. 五四运动后

D. 辛亥革命后

 

查看答案

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病,……”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 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B. 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 华东与东北解放军合力进行了淮海战役

D. 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查看答案

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文艺作品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下列文艺作品不属于反映抗日救亡时代主旋律的是

A. 《狂人日记》    B. 《义勇军进行曲》

C. 《毕业歌》    D. 《黄河大合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