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

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资产阶级自由化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帮助了干部和群众打开了思想解放的大门;它冲破了“两个凡是”及其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禁锢,宣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A.以阶级斗争为纲;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没说的都是文革的错误。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成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思想风暴)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1901年《辛丑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关于五口通商的规定,实际上造成我国清代以来哪一政策的结束?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开设通商口岸的规定,说明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重要目的?

(2)《南京条约》中我国哪一领土被英国强占?《马关条约》中除辽东半岛和澎湖列岛外,还有哪一领土被迫割让?

(3)《辛丑条约》是在哪一战争之后缔结的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条款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近代中国饱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近代史上铲除这 “树墩”的运动是(   )

A. 启蒙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在l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一系列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 “自我疗伤”和“开颅洗脑”分别指(   )

A. 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汉字在我国使用了数千年,但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汉字属于封建时代旧文化,应予以废除”的观点。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   )

A.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B. 马克主义传入中国

C. 新旧道德观的正面交锋    D. 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