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

近代以来,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1901年《辛丑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关于五口通商的规定,实际上造成我国清代以来哪一政策的结束?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开设通商口岸的规定,说明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重要目的?

(2)《南京条约》中我国哪一领土被英国强占?《马关条约》中除辽东半岛和澎湖列岛外,还有哪一领土被迫割让?

(3)《辛丑条约》是在哪一战争之后缔结的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条款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近代中国饱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 政策:闭关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 目的:打开中国门户,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工业原料。(言之有理即可) (2) 领土:香港岛、台湾。 (3) 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问题: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洋人的朝廷”。 (4) 根本原因:没落的封建制度和政府的腐败无能。(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留广州十三行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因此,材料一中关于五口通商的规定,实际上造成我国清代以来闭关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束。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方列强资本主义发展的时候,它们为了打开中国门户,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工业原料,都把侵略矛盾指向了腐朽落后的中国,在打败中国后纷纷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中国市场,以达到它们的侵华目的。(言之有理即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辽东半岛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再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因此《辛丑条约》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材料三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条款说明的问题是: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洋人的朝廷”。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中国饱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是:没落的封建制度和政府的腐败无能。(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近代史上铲除这 “树墩”的运动是(   )

A. 启蒙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在l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一系列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 “自我疗伤”和“开颅洗脑”分别指(   )

A. 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汉字在我国使用了数千年,但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汉字属于封建时代旧文化,应予以废除”的观点。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   )

A.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B. 马克主义传入中国

C. 新旧道德观的正面交锋    D. 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共同点的是(   )

A. 都是武装斗争    B. 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 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D. 矛盾都指向北洋军阀

 

查看答案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下列能反映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

A. 护国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二次革命    D. 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