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人们对一衣带水之隔的蕞尔岛国纷纷侧目而视。1896年清廷派遣13名留学生赴日,揭开了留日序幕。……1901年清廷决定给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奖以进士或举人出身,致使东渡学生1903年猛增到1300余人。1904年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利而告终,这对于正在激起的留日狂潮无异于火上浇油。

——蒋纯焦《近代中国留美和留日教育之比较》

材料二  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甚至连失败者日本军人也公认:他们的失败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因此提出要“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促使国共“两党的分裂”。

——董助才《中共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邓小平为中国经济奇迹奠定基础已经过去40年了,他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在南方沿海设立了经济特区,也让外国人在那里投资。这很快带来了成果——40年后的今天,数亿中国农民摆脱了贫困,村庄变成现代化的城市,配备高科技的火车在大都市之间穿行,中国的经济繁荣有很多方面让人难以置信。

——德国《时代》周报网(2018年5月7日)

材料四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十九大报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对日本“纷纷侧目而视”的历史背景,并归纳“留日狂潮”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能够“获此初步之胜利”的有利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取得了“让人难以置信”成果的具体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复兴”的认识。

 

(1)历史背景:甲午战争,日本战胜中国。 原因:①清政府的政策支持。②日俄战争中,日本胜利。③学习日本,挽救民族危机 (2)有利因素:①前方将士不畏牺牲。②后方同胞共同奋斗。③国共合作 (3)措施: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设立经济特区。③引进外资 (4)感悟:①民族复兴需要不断向先进国家学习。②民族复兴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③民族复兴需要敢于改革的创新精神。④民族复兴,前景光明。(任答2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1896年清廷派遣13名留学生赴日,揭开了留日序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对日本“纷纷侧目而视”的历史背景,是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日本战胜中国。 “留日狂潮”出现的原因,是清政府的政策支持;学习日本,挽救民族危机等。 (2)根据材料二“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可知,中国能够“获此初步之胜利”的有利因素,在于前方将士不畏牺牲;后方同胞共同奋斗;国共合作。 (3)根据材料三“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在南方沿海设立了经济特区,也让外国人在那里投资。这很快带来了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经济取得了“让人难以置信”成果的具体措施,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复兴需要不断向先进国家学习;民族复兴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民族复兴需要敢于改革的创新精神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反映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图中文字为“相信我(美国),我不是针对你(俄罗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B.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上风

C. 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    D. 当今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研究苏联改革的重要材料。但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见,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 能够真实记录作者的事迹    B. 比其他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 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 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查看答案

某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 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某学者认为,近代西欧如果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没有能割除大草原草皮的农业机械,没有征服诸土著民族的连发枪,殖民地的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近代西欧扩张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的推动    B. 资产阶级革命的扩展

C. 新航路的开辟    D. 殖民军事力量的落后

 

查看答案

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在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文中的“”是指(   )

A. 《独立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