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二者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因此它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党内合作  爱国一家)

材料一:80年前,以孙中山为核心的国共两党领导人运用高超的政治智能,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统一战线,创造性地实行政治改革和军事改革,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

——《国共两党合作筹备黄埔军校始末》

(1)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这一时期两党合作取得的最大革命成果是什么?

(兄弟阋墙  对峙十年)

材料二: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城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长征中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什么事件使红军转危为安?结合史实试用一例来说明。

(党外合作  誓死抗战)

材料三: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战争,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3)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请在时间轴上标出这一历史时期的起止时间,并写出这个时期的名称。

(4)材料三中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硝烟弥漫  全面内战)

材料四: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5)结合史实,判断材料四中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是什么?

(6)结合材料中国共关系的史实,谈谈你的感想。

 

(1)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南昌起义。在红军生死存亡的时刻,毛泽东提出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任答一点) (3) (4)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6)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建黄埔军校,并于1926年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依据材料一“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解决了共产党内部的复杂问题。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长达14年之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最大的国家。图中C处应是1931-1945的抗日战争时期。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依据材料四“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所说的“转折点”是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从此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6)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合作局面主要由中共的倡导和推动而出现,分裂内战局面则是由于国民党独裁内战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而导致;只有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才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和祖国统一;国共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今天海峡两岸关系,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机,经过了走西方的路,走俄国的路,走自己的路的探索。下列材料以“忆沉浮,探复兴”为主题进行探究式学习,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封建统治飘摇不定,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建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制的改变,始终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

材料二: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级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暴力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材料一、材料二摘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个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材料四:“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看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道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这场改良运动是指什么事件?这次以维护“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而发起的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改良主义”“暴力革命”主要学习西方的什么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这次“暴力革命”的果实尽管被“断送”,但仍有哪些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科学与人权”并重的思想产生于哪一运动之中?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在实践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所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的中国久经磨难,随着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银元……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材料二:大清帝国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俾两国及其臣民重修和平,共享幸福,且杜绝将来纷纭之端……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于日本……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越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材料三:

(1)材料一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能否如清政府幻想的可保长久和平?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这个不平等条约是哪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日本在这个不平等条约中获得了材料一中英国所没有取得的哪项特权?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情景?这个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款是什么?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指出这一时期(1840年-1901年)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查看答案

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当时的社会热潮是

A. 变法图强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查看答案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辽沈战   

②转战陕北   

③解放北平   

④挺进大别山

A. ④①③②    B. ②④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加强专制统治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逼迫清帝退位    B. 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C. 破坏《临时约法》    D. 改组内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