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其领导人是(  )

A. 毛泽东、彭德怀    B. 陈毅、粟裕

C. 刘伯承、邓小平    D. 贺龙、林彪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项符合题意;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行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ABD三项的人物都不是挺进大别山的人物,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中华民国建立

D. 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A. 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B. 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C. 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D. 秋收起义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

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如下图)

(1)请写出三个政权的名称:

               

(2)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如下图,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哪个城市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大都市?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4)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材料二 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材料三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请回答:

(1)造成材料一中“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谁?

(3)材料二、三反映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什么共同思想?在实践中他们是如何贯彻这一思想的?

(4)从汉初这几位皇帝的上述做法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