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弊……天下既定,民亡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材料二 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材料三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请回答:

(1)造成材料一中“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谁?

(3)材料二、三反映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什么共同思想?在实践中他们是如何贯彻这一思想的?

(4)从汉初这几位皇帝的上述做法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2)汉高祖。 (3)重视农业生产。汉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4)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坚持实行惠农政策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意思是天下刚刚安定,百姓没有储藏的东西,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 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由此可知反映了西汉初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依据所学知识,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长期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由此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2)根据材料一中“上于是约法省禁”意思是皇帝决定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废除严刑苛法。可知“上”指的是汉高祖刘邦;汉初经济凋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根据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意思是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依据。根据材料三中“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意思是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饿的时候不能作为食物,冷的时候不能作为衣服。由此可以看出体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的思想;结合课本所学,汉文帝和汉景帝以农为本的主要体现是: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4)根据上述材料,汉高祖刘邦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业,减轻农民的赋税;汉文帝和汉景帝都注重以农为本,注重发展农业生产。皇帝的措施稳定社会局势,农业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因此我们今天应该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关心农民的生活,为国家的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如: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坚持实行惠农政策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么,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毛泽东

材料三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是哪位“秦王”在位时发生的?据材料一分析秦统一六国的条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秦完成统一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指出秦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中央什么事务?

(4)除材料四提及的统一措施外,秦始皇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一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粮食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下列哪部书可以帮到他(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东晋在哪一事件后,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了局势,使社会经济得以发展(  )

A. 牧野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官渡之战    D. 巨鹿之战

 

查看答案

如下图关于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更替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②③    D. 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

今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是(  )

A. 万里长城的修筑    B.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甘英出使大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