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什么改革措施?

(3)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商君”的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的效果?

材料二  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4)材料二中“皇帝”指谁?请根据所学知识再列举一项改革的措施。

(5)材料二中的改革在民族关系方面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6)综合上述两则材料,你认为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1)商鞅; (2)统一度量衡 (3)秦无敌于天下、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北魏)孝文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迁都洛阳; (5)促进了民族交融; (6)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大增强了秦国的战斗力和经济实力,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2)依据材料一中的“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商鞅采取的统一度量衡的经济措施,有利于秦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 (3)根据材料一“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无敌于天下、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依据材料二“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5)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6)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符合当时国情和实际的改革,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由此可知,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国家也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实行创新,保持活力和动力,推动社会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校七(1)班同学开展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线路图

请回答:

(1)这条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对开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2)请参照材料一地图将这条路线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

材料二  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二回答,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4)“丝绸之路”的长期维持主要得益于西汉政府设立的什么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2014年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设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将为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5)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设立丝路基金有什么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纵观中国历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以士为臣。……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诸侯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2)阅读材料二中图一,请回答:李白诗中所述的是秦王的什么历史贡献?

(3)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重要的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又创新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三  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二是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在发展;三是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不宁。这三个因素促使汉武帝决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4)汉武帝是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材料三中所说的第一个问题?依据材料回答,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三国鼎立形势图

(5)根据材料四中的《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A”处国家的名称。

(6)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一王朝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查看答案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周杰伦这首“中国风”歌曲的MV中出现的画面应该是

A. 王羲之的作品

B. 郦道元的著作

C. 龙门石窟造像

D. 顾恺之的作品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岭南一带)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条件优越    B. 统治者施行仁政

C. 水利设施齐全    D. 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查看答案

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春秋》

D. 《汉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