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历史图片是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缩影。

材料三1978年年底,中央在京开会议;“拨乱反正”求真理,“两个凡是”被抛弃;解放思想讲实 际,工作重心大转移。经济建设是中心,改革开放始兴起,“三中全会”了不起,中国进入新时期。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2)请你判断材料二的漫画出现于哪一时期?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会议是哪一会议?请你举出此次会议后我国改革开放的举措。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请你谈谈我国应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1956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措: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 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发区一内地”的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坚持改革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中共八大的内容,1956年召开的八大,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的路线没有很好的坚持下去,1958年制定了社会主义总路线,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出现的严重失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3)依据材料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1978年我国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 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我国十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次严重失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改革开放是国家富裕起来。因此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坚持改革开放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材料二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三1979年,深圳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穷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 5万元。 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等。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1)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请你列出1980年建 立的除深圳以外的三个经济特区。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竟有九年荒。

——旧凤阳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1950年

材料三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参加合作社,年年都能多打粮。

——1955年

材料四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凤阳地多不打粮,娘子一住就逃荒。

——1968年

材料五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1979年

(1)以上材料是几段凤阳花鼓,分别唱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施的四项农业政策, 请根据相应的内容说出四项政策的名称。

①“自从土地还家后”:__________

②“自从参加合作社”:__________

③“凤阳地多不打粮”:__________

④“自从包地包产后”:__________

(2)这些农业政策的实施产生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3)党和政府对农业政策进行不断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在召开前即被媒体和中国民众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较。后者被公认 为“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 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引自《京华时报》2013年11月9日

(1)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解决了哪些问题?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路径如何?

(3)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小鸣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民主与法制建设

D. 国有企业改革

 

查看答案

中共十八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措施是( )

A.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B.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C. 建立经济特区    D. 成立上海合作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