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在召开前即被媒体和中国民众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较。后者被公认 为“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 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引自《京华时报》2013年11月9日

(1)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解决了哪些问题?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路径如何?

(3)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2)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然后进行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最后深化改革。 (或先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最后进行政治改革) (3)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场新的革命。(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份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宣言书,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全党纠正了“两个凡是”的“左”的错误,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目的要从根本上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制度、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鸣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民主与法制建设

D. 国有企业改革

 

查看答案

中共十八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措施是( )

A.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B.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C. 建立经济特区    D. 成立上海合作社

 

查看答案

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是( )

A. 邓小平理论    B. 毛泽东思想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查看答案

载,1978—2013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超过9%;而同期世界GDP年平均增长率徘徊在4%左右。我国这一时期GDP年平均增长率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我国领土面积广大    B.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 世界和平稳定    D. 大量外资涌入我国

 

查看答案

某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