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火烧圆明园是谁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A. 英国和日本 B. 英国和法国 C. ...

火烧圆明园是谁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A. 英国和日本

B. 英国和法国

C. 英国和俄国

D. 法国和美国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闯入圆明园,抢劫并火烧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给中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国家不全是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该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沙俄

 

查看答案

虎门销烟是谁的伟大壮举,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 琦善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查看答案

抗战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请品读下列抗日救亡歌曲歌词,回顾抗战史篇,探究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卢沟桥!卢沟桥!为国争光在此桥!

——《卢沟桥歌》

材料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端起了长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

(1)材料一歌词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后东北的状况?简述这一事件的影响。

(2)材料二歌曲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标志着什么?

(3)如果请你设计一个抗战的英雄人物展,你会选择给大家介绍哪两个英雄的抗战事迹?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的歌曲并结合你推崇的抗日英雄的事迹,概括抗战精神的主要内涵。

 

查看答案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富国强国道路并为之奋斗的历史。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材料一中“文家市会议”是在哪次起义过程中召开的?该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图一西安事变                  图二重庆谈判

(2)中国共产党解决图一和图二的历史事件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解决方式有何相同点

材料三: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1924-1949年,国共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历程。

(3)结合所学,完善国共两党关系思维导图

          

          

          

(4)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历程,你有哪些感悟?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1)材料一中情境的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情境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主张。辛亥革命后中国在政治方面和社会习俗方面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大力倡导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