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魏主”指谁?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

(2)材料二体现了“魏主”哪一方面的改革? “北语”指哪一民族的语言?

(3)除了材料二中的措施外,“魏主”还推行了哪些汉化措施?

(4)“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1)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洛阳。 (2)学习汉语;鲜卑族。 (3)穿汉服;改汉姓;鼓励与汉族通婚。 (4)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由此判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所以“魏主”指北魏孝文帝;他想把都城迁到洛阳。 (2)根据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之一,学习汉语;“北语”指鲜卑族的语言。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还推行了穿汉服;改汉姓;鼓励与汉族通婚等汉化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

材料二:

材料三: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骞凿空”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请参照材料二地图将丝绸之路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

(3)为确保材料二中该商路的畅通,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它的设置有何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查看答案

从汉代开始,我国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成就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 《九章算术》    B. 《齐民要术》    C. 《兰亭序》    D. 龙门石窟

 

查看答案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源于此战,这场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交战双方

孙、刘联军

曹操

兵力对比

5万

20万

结果

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A. 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查看答案

下表是小明同学以王朝相似点归纳的专题,它们的相似点是

A. 都城    B. 疆域    C. 开国者身份    D. 治国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