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并肩抗战。

材料二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居民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1)中国的局部抗战和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分别开始于什么事件?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共两党作出了相同的反应是什么?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的战役。

(3)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何不同?各起了什么作用

(4)结合材料二想一想,为什么说只要中国的广大民众组织起来,就一定能将日本侵略者这匹“野牛”烧死?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成语,来形容当时中国各阶层的团结合作。

 

(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2)相同的反应:抗击日本侵略者,战役:国民政府的台儿庄战役,共产发动的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 (3)国民党军队:以大兵团阵地战等方式,依靠军队与日军正面作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2分)八路军新四军:以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等方式,依靠人民群众在敌后抗战,钳制日军大量兵力,严重威胁着敌人的后方. (4)中国的广大民众是抗击日本侵略者最伟大的力量,只要中国的广大群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就一定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血肉筑长城或众志成城.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这是局部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2)依据材料“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并肩抗战”和“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共两党都主张抗击日本侵略者;由此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国民政府发动了台儿庄战役,共产发动了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 (3)依据所学可知,国民党军队以大兵团阵地战等方式,依靠军队与日军正面作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八路军新四军以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等方式,依靠人民群众在敌后抗战,钳制日军大量兵力,严重威胁着敌人的后方。 (4)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的广大民众是抗击日本侵略者最伟大的力量,只要中国的广大群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就一定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所以说只要中国的广大民众组织起来,就一定能将日本侵略者这匹“野牛”烧死,可以用血肉筑长城或众志成城来形容这一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八年级

(1)班同学开展“近代中日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

【战争探源】

材料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为准备战争,日本间谍重点调查中国军事战略要地,选择沿海登陆地点,制定军队运送方案,绘制军用地图……。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1)阅读材料一,哪些内容表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战争话史】

(2)请分别说出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从两幅图文,你感受到他们怎样的精神?

【战争之殇】

(3)概括指出《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观察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严重暴行。

【战争与感悟】

(4)图五是矗立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的“和平大钟”,这幅图给你怎样的感悟?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找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列强的侵略)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中的三个条约,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这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上图三个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人民的战争)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2)材料二出自什么纲领文件?你如何评价它?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举出两位反抗外来侵略的清朝爱国官员(或将领)。

(艰难的探索)

材料三:

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4)材料三中图4、图5是哪一运动的产物?图4、图5反映了此运动前期和后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材料三中图6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影响?根据材料四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在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它是(   

A. 歌颂祖国    B. 追求理想    C. 抨击时弊    D. 抗日救亡

 

查看答案

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 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 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 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查看答案

红军被迫长征到取得胜利,这一历程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武装斗争

②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

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