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校八年级 (1)班同学开展“近代中日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 ...

某校八年级

(1)班同学开展“近代中日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

【战争探源】

材料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为准备战争,日本间谍重点调查中国军事战略要地,选择沿海登陆地点,制定军队运送方案,绘制军用地图……。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1)阅读材料一,哪些内容表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战争话史】

(2)请分别说出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从两幅图文,你感受到他们怎样的精神?

【战争之殇】

(3)概括指出《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观察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严重暴行。

【战争与感悟】

(4)图五是矗立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的“和平大钟”,这幅图给你怎样的感悟?

 

(1)日本为准备战争派遣间谍调查中国军事战略要地,选择登陆地点,制定运送军队的方案,绘制军用地图等。 (2)甲午战争和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感受精神:不怕牺牲、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3)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日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 (4)感悟:铭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珍爱和平,理性爱国。努力学习,建设祖国,不断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力量。(抓住铭记历史、和平两个主题,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重点调查中国军事战略要地,选择沿海登陆地点,制定军队运送方案,绘制军用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为准备战争派遣间谍调查中国军事战略要地,选择登陆地点,制定运送军队的方案,绘制军用地图等内容,表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2)根据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甲午战争和七七事变;从两幅图文,我们感受到他们不怕牺牲、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根据图四《南京大屠杀》,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侵华日军在中国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 (4)根据图五是矗立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的“和平大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幅图告诉人们,要铭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珍爱和平,理性爱国。努力学习,建设祖国,不断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力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找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列强的侵略)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中的三个条约,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这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上图三个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人民的战争)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2)材料二出自什么纲领文件?你如何评价它?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举出两位反抗外来侵略的清朝爱国官员(或将领)。

(艰难的探索)

材料三:

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4)材料三中图4、图5是哪一运动的产物?图4、图5反映了此运动前期和后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材料三中图6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影响?根据材料四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在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它是(   

A. 歌颂祖国    B. 追求理想    C. 抨击时弊    D. 抗日救亡

 

查看答案

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 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 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 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查看答案

红军被迫长征到取得胜利,这一历程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武装斗争

②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

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 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C. 在危机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 取消了博古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