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

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 他主张平均社会财富,实际上没有可行性

C. 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思想

D. 只要具各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主要内容是宣布一切土地和财富都属于上帝所有。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件,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思想,但是他主张平均社会财富,实际上没有可行性,ABC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排除;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A. 英美盟军    B. 反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查看答案

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该条约是(   )

A. 《马关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    D. 《瑷珲条约》

 

查看答案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新中国的成立    C. 虎门销烟    D. 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一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

请回答:

(1)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呈现怎样的变化?

(2)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目标分别是什么?列举近代史上体现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事件各一件。

(3)台湾、大陆至今没统一是哪次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此次战争中国共产党取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从以上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事变起因如此:二十六年七月六日夜间十时,日军一联队在卢沟桥附近以演习为名,突然声言一士兵失踪,意图进城搜索。当时宛平驻军……已窥知日军企图又在挑衅,对其要求严加拒绝……敌人见狡猾惯技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而中国人民抗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就这样揭开了。

——蒋星德《冯治安将军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

材料三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四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三、四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五  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二十六年”指的是公元哪一年?“事变”指的是什么?据材料说出该“事变”的影响。

(3)材料四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三、四,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五中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