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秦汉时...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明清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应该是原始社会时期;A项不符合题意;隋唐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项不符合题意;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时期,C项符合题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应该是明清时期,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

A.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查看答案

农业是立国之本,也是人类生存之本。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村、农业、农民”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关注的重点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石器早期人们先砍伐地面上的杂草树木,在草木干燥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即可进行播种,种植农作物。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七年级教科书》

材料二: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 ,(2) 作物 ,(3)农具 ,(4)劳力。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夏五月,兵皆罢归家……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汉书•高帝纪》

材料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        

——中共十九大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新石器时代的耕作方式?神农氏成为部落首领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和汉高祖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分别有哪些?    

(3)阅读材料三回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任答一点)

(4)试分析为何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导者都重视农业?

 

查看答案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有时变动有时延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随着郡、县的普遍建立从‘分土而治’过渡到‘分民而治’一个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体。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分封制的对象。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3)材料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由哪位统治者推广到了全国?据材料三概括此政治制度实行的影响。

(4)据以上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从西周到战国再到秦朝建立,此过程中的政治制度的变动和延续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空前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韩非子》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并结合所学回答孔子创立了哪一学派?

(2)阅读材料二分别概括老子和韩非子的主要主张。

(3)据材料三回答“百家争鸣”的影响。

(4)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结合所学回答“百家争鸣”的局面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查看答案

西汉初,经过几位皇帝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   )

A. “光武中兴” B. “贞观之治” C. “文景之治” D. “开元盛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