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是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D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河姆渡人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千马力)

 

1760年

1800年

1830年

1870年

蒸汽机

5

35

160

2060

水车

70

120

160

230

 

——摘自(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材料三、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革命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四 、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抢。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是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材料三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4)结合材料二四,谈一下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材料一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材料二 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英国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是这场运动的杰出代表。

(2)材料二中的“文化运动”指的是什么?写出这场运动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3)材料三中“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加以确立的?

材料四 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统帅★指挥大陆军与英军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材料四中“★”代表了哪一人物?指出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指出社会变革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查看答案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他们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1)秦朝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一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为此,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筑的伟大建筑工程是什么?

(2)“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哪一商贸路线的开通有关?起了什么作用?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的哪一机构,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入中原地区,这一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上是怎样的?

(5)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指出人物A和人物C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的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可看出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一切“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概述其原因。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搜集到的资料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巴黎公社等,这说明他们要探究的主题是(   )

A. 近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B. 杰出人物的作用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 民族解放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