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

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 黄帝    B.     C.     D.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治理黄河水患取得成功,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故题文的“他”是指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为尊奉的华夏族祖先是(   )

A. 炎帝、尧    B. 炎帝、黄帝    C. 黄帝、尧    D. 尧、舜

 

查看答案

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A. 种植粮食作物    B. 制造陶器

C. 发明舟车    D. 铸造青铜器

 

查看答案

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查看答案

岳阳市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浙江河姆渡    D. 陕西半坡村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长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1)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李鸿章和梁启超对中国贫穷和落后原因的分析有何不同?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  这两大政治派别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先后开展了什么运动?

(3)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场运动分别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