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每年需要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材料三战争结束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幻想。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

(4)请列举两个史实说明材料三反映的内容。

 

(1)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 (2)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呈上升趋势。 (3)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每年需要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说明英国资产阶级认识到中国的市场的广大。反映了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倾销市场。 (2)依据材料二表格的数字,从1837年至1839年之后,到1846年英商输入中国的货物总值不断上升。说明了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呈上升趋势。 (3)依据材料三“战争结束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可知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结合课本所学,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依据前面的第三问和材料三“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幻想。”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官员幻想应为签订的条约中国就万年和平,但是发生的史实击碎了这一幻想,即没有换来和平。结合课本所学,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强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占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是北京大学创建120周年。北京大学的诞生开始于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清华大学

D. 西南联合大学

 

查看答案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该运动

A.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B. 提倡“自强”“求富”,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查看答案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近采(学习)日本治体……十年而图霸定矣。”康有为主张学习日本的(   )

A. 君主立宪制    B. 民主共和制

C. 天皇专制    D. 封建专制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

A. 日本为了掠夺市场和原料,推出所谓大陆政策

B. 清政府没有及时从朝鲜撤军

C. 中法战争中,暴露清政府的腐败

D. 清政府没有作战争的准备

 

查看答案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